2021-05-08 08:41:13|已瀏覽:5737次
重慶作為一個新興直轄市,高等教育一直是重慶的軟肋。在四大直轄市中處于墊底角色。就是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兄弟城市成都面前,也十分遜色。
為實現彎道超車,減少差距,重慶相繼出臺多項措施,借助外力,引進知名高校與科研院所,以提升重慶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。
2017年11月22日,重慶出臺《重慶市與知名院校開展技術創新合作專項行動方案(2017-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將力爭引進國內外100所以上知名高校、科研機構等創新資源以多種模式落戶重慶,最高支持額度達5000萬元。2017—2019年,重慶實際與清華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、吉林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學、同濟大學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、中國兵器研究院、新加坡國立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人民大學、山東大學、電子科技大學等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合作協議。與100所的目標相差甚遠,方案實際執行效果有待提高,其中只有6所高校實際在重慶成立了相關機構,如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。
為進一步實施該計劃,重慶經過多次研究,于2019年12月27日發布《重慶市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(2019—2022年)》,再次強調到2022年,累計引進10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,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,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此次計劃,明確了實施方案與細則,此后多所高校相繼在重慶成立研究院,從此前的簽訂合作協議到實際成立研究院,顯示重慶與高校合作進入了深入落地階段。
2020年至今,重慶相繼與11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,就有7所高校在重慶落地實施。如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、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、中國藥科大學重慶研究院、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、合肥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,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,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等等,顯示重慶與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進入了高級階段。相信這些研究院等機構的成立,能夠引進師資、專家、科研及項目等資源,為重慶發展引智,達到雙贏效果。
計劃離2022年還有近1年半時間,目標還有60%的距離,重慶還得加把勁。但是,外引十分重要,內部提高更得加強。重慶必須千方百計提高現有高校教學與科研水平,引進人才隊伍,增加科研經費,加強成果轉化,促進更多高校創建雙一流學校與學科,推動重慶高校實力的重點與整體發展。